从1895年业勤纱厂创办到无锡解放,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经历了初创、成长和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到1948年企业数量增至628家,产业工人达42.9万人,无锡一举成为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城市。而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无锡的面粉业。
鸦片战争的炮火,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吹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号角。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亘古未有的巨变,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民间资本的独立经营,中国民族工商业终于破茧而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实业救国”成为了时代最强音。清末“新政”、日俄战争、辛亥革命和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经济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发展的机遇,使中国民族工商业从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以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无锡荣氏兄弟在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决定创建自己的面粉企业。
荣式兄弟俩在非常强烈的愿望促使下,开始以四部中国石磨创业,正式走上面粉加工的道路,并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知名人士,并形成中国面粉加工企业。茂新厂由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与朱仲甫等人集资创办,厂名初为“保兴”,是荣氏家族创办的第一家企业。它见证了荣氏兄弟从“茂新”起步发展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历程。1937年11月,面粉厂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荣毅仁奉父亲之命,主持重建了无锡茂新面粉厂,现在的厂房就是从那时保留下来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就是在这座修复的老建筑内,放入以前的生产设施、办公用品,以及征集来的各种文物,从而全面展现无锡作为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辉煌历史。
除了荣氏集团之外,在无锡近代粮食工业发展中,另一资本集团的“唐蔡”集团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909年,唐保谦、蔡缄三、夏子坪等9人合股创办九丰面粉厂,成为继保兴之后的又一大厂。九丰厂址位于无锡惠山之麓,故面粉商标定名为“山鹿”,在建厂过程中,唐保谦请其六弟唐纪云协助。唐纪云有着较为丰富的机械知识,通晓英语,设备的订购、安装均由其负责。九丰初建时拥有钢磨12部,动力450匹,日产面粉5000包。九丰建厂之初,就定下了以销定产的经营方针,加之唐、蔡又是熟悉米麦行情的老手,因此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提高面粉质量,他们精心搭配各种小麦的比例,使面粉颜色和拉力都达到理想状态。他们还避开北方市场的激烈竞争,利用自身关系,在杭州设立销售窗口,占领浙江各地的面粉市场。九丰面粉厂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加紧生产,盈利达70万元之巨,相当于当年九丰投资额的7倍。当时人们的说法是:“买了九丰的股票,就好比着了头彩。”
旅游61631 成佩佩